临水:《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 英语 临水:《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临水:《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2023-03-29 2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采用当代并不常见的对话体写就,延续了古代经典如《论语》等赖以传世的方式,使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到非常的亲切,有“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体验。这本书读起来容易,不到200页,但写起来确实是不容易的书。

本书以哲人和青年对话的形式,围绕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这五个循序渐进地话题展开交谈与辩论的,阅读过程中你会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心生不爽的同时也有一种想要“拍大腿”的感觉,到最后不得不豁然明朗。

我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不断的烦恼?如何过自由的生活?如何能够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令人生“只如初见”?如何在日常琐事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为自己的心灵留一片蓝天?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这本书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从前,在被誉为千年之都的古都郊外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有一位青年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于是决定去拜访这位哲人一探究竟。哲人认为世界本身并不复杂,完全是人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人有时总是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呢,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就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青年则认为不然,决定与其好好辩论一番,于是哲人的书房里,二人先后进行了五次夜谈。综合这五次夜谈,我试着浅谈我的阅读体会。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对青年而言,他认为哲人主张的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已。而哲人首先给青年科普了一下关于阿德勒的心理学的相关内容。阿德勒是不为人知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他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是“目的论”,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是和“原因论”有本质不同的区别。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觉得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青年则十分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还是比较相信“因果”定律,于是反驳的语气有些愤怒。

哲人告诉青年,你的愤怒其实都是被捏造出来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例如母亲和女儿正在大声吵架,这时候电话铃声响起,母亲接电话时难免带有一丝怒气,但了解到来电话的是女儿的班主任时,母亲的语气瞬间变得彬彬有礼了,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与老师交谈,放下电话之后,接着勃然大怒,训斥女儿。其实愤怒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来震慑住女儿听自己的话的目的。所以,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无视现实的是你自己,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成为你想变成的所谓自己赶不上的优秀的别人,而是更新自己。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哲人说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青年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青年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正因为这样,青年才感觉自己很不幸。怎样才能改变生活方式?首先应该做的是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如果你总是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这也正是青年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因为根本不在于过去。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青年很讨厌自己,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总觉得自己像是在演戏。哲人一针见血地点破了他的小心思:“你为什么要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青年人也承认了自己确实是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的。任何人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间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这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青年的烦恼来自于他的自卑情结。自卑感人人都有,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而自卑情结就是一种借口了。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而自卑情结与自卑感不同,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结”。怎么表现出来的呢?就是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什么是虚假的优越感?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他们骄傲于自我的功绩,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

我们的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其价值是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了“敌人”。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是陷害自己、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之地。但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会24小时监视着你,虎视眈眈地寻找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有一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在意你的长相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阿德勒把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而爱的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我们要想摆脱困扰,要学会对课题进行分离。具体怎么分离要结合实际情况,接下来会结合事例进行举例说明,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在第三夜时二人一直在探讨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这个话题。青年认为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而哲人却认为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关于父母管教孩子学习的问题,一直是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好似怎么说都有道理。哲人认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既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进行分离。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的确,世上的父母都是带着让孩子少走弯路,为孩子着想的目的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干涉。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也就是面子和虚荣,或者是对孩子的支配欲。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父母这么做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呢?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与孩子发生争执和矛盾的原因了。当然了孩子需要辅导,父母要尽全力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这也就是“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的道理。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唯有放下别人的课题,你的烦恼才能轻轻地飞走。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何为自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比起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书中引用了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这里面提到了要接纳自己,要有勇气,其实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幸福的人生是“活在当下”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哲人认为,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是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用别的话说也可以理解为“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跳舞是如此,旅行等本身也是如此。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你会想尽早尽快地到达目的地,然后再以最短的距离返回吗?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不能成为旅行。应该是从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开始,“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到达目的地,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的人生,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吗?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你能确准的问题。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你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你该如何度过这一刹那。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先来。所以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

常听到这样两句话,“心小了,世界就大了,心大了,世界就小了”。“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之后,我的世界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世界了。我体会到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大道至简,世界原本很简单,人生也亦如此。

临水:

“百日共读计划”二期书成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